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db旗舰·(中国区)官方网站|暴跌警钟应长鸣 投资信仰须坚守

发布时间:2025-10-17 11:26:24    次浏览

自从6月12日告别5178点已有四个月之久,在此期间,市场发生了很多事情,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给所有投资者上了非常宝贵的一课。从人性出发,个人认为,机构投资者应该通过制度来淡化人性,个人投资者应该通过严格的纪律来约束人性。从微观而言,贪婪和不甘心是导致投资失败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因为贪婪所以敢在更高的位置加仓、加杠杆,而在市场下跌利润磨平后不甘心继续加仓、本金损失后不甘心更要加仓,最终耗尽资金,要么忍痛砍仓,要么被套死扛,越来越被动。如果市场持续出现下跌,则会开始出现恐慌情绪,并随着市场的不断下跌,恐慌情绪导致投资者对市场彻底绝望后,在底部抛出所有持仓,让整个投资的结果雪上加霜。从宏观的集群效应而言,人性往往不被太多提及,但这是影响整个市场走势、影响个人投资决策最根本的力量。《乌合之众》一书提到经典的心理学理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个性会被淹没,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而个人的智商、情绪也都会与群体一致。当强劲的盈利效应刺激着每个人的时候,在路上、餐厅、甚至工作时间处处都能听到谈论股市的时候,当不分职业所有人跑步进场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一个能够影响所有参与者的群体,这个群体的核心就是市场的涨跌。在这个狂热的市场里,所有个人的智商都被降低,在盈利效应的号召下,几乎是所有人进场抢筹。有大多数非理性投资者构成的一个集群效应,也是一个非理性的集群效应,最终导致价格过度高涨、泡沫越吹越大。其实这个时候体现集群效应下个人智商下降、极端化、情绪化的一个最主要特点就是大多数投资者是知道市场存在泡沫,也知道市场上涨过快并非是经济支撑而更多是过度炒作,但就是不能够离场。这就是这个市场,结果(价格)是由众多投资者的集群效应所决定,而翻过来集群效应也会影响每个投资者。我们在参与这个市场的同时应该经常跳出市场以局外人的角度审视这个市场,即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可过度执着与迷恋。过去的4个月,市场走出4个阶段,这4个阶段形成了非常清晰的4个波段:第一个阶段是6月中旬至7月初的第一轮市场下跌;第二个阶段是7月初至8月中旬的反弹;第三个阶段是8月底的第二轮下跌;第四个阶段就是从9月初至今的反弹。这4个阶段市场有四个不同的逻辑,可以从资金面简单阐述。任何一轮中长期上涨后的第一轮下跌都会有众多主力资金被留在市场中,至少需要一次像样的反弹才能够让主力资金离场,这一轮股灾也没有打破这个逻辑,股灾的快速下跌让几乎所有主力资金留在场内,所以在7月初至8月中下旬的反弹,指数反弹不过七八百点,但是个股精彩纷呈,主要是主力自救行情所致。在主力自救后,手中剩余不多的筹码就出现了不计成本的抛售,结果与砸盘类似,所以8月底的暴跌,仅仅用1周的时间就跌去了与股灾相同的跌幅(股灾用了接近三周的时间才下跌30%左右,而8月底1周下跌超过25%)。在进入9月之后,市场已经抹去大部分泡沫,价值逐渐显现,政策回暖,市场相对空仓的资金也开始陆续回补一些仓位,就导致了整个9月震荡企稳的走势,但是市场后市仍不明朗,各类资金相对保守,在“十一”之后,受到外围市场刺激,市场水位逐步抬高。 当下反弹踏空的投资者相对较多,其实不用有太多担忧,目前的市场就是在主力回补仓位后,上方没有太多抛售压力,同时也没有太多跟风盘,各行业政策暖风频吹,就有了向上做多的力量,上涨也并非很急躁,因为急躁的上涨不太利于吸引资金进场承接,所以随着市场逐步上涨,踏空的投资者开始按耐不住,总感觉再不进场市场就会去到4000点甚至更高的水位,所以不得不进场,这样也就逐步的出现了承接资金。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当前市场确实有一定操作难度,主力上方遇到抛压可能会很快形成共识果断离场,而散户有可能再次局部站岗。后市继续走高,也必然会伴随一次相对有力度的调整,从资金面而言,这个逻辑与第一次暴跌后一定会有一个比较有力度的反弹相类似,所以如果踏空,不要急躁,坦然面对,耐心等待。对于未来市场的发展情况,首先是明年,进入“十三五”元年,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同时伴随资金面的持续宽松,给资本市场会提供非常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环境。国企改革和一路一带进入落地期和攻坚期,在通过资本市场辅助完成众多目标的同时也将给资本市场带来相应的投资机会,因此对于明年的市场是比较乐观的。在未来更长周期,则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主要是因为国际环境将会进一步复杂,美国市场如果在明年开始收紧流动性对全球市场的影响能否有限,欧洲、日本的量化宽松能否超预期,而量化宽松是否能够真正有助于改善经济走出低迷其实也并不可知,所以在国际市场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我们的市场如果能成为“一枝独秀”,很大可能将取决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A股纳入MSCI、人民币加入SDR、亚投行业务超预期等都将对我们的资本市场产生长期的积极因素。从目前中央政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和决策来判断,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虽有困难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稳步推进问题不大,超预期可能较大,同时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国际化也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